张秋生:聚焦华侨华人研究,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来源:tyc86太阳集团发布时间:2023-03-31浏览次数:594

不久前,公司张秋生教授主编的《江苏华侨华人史》由中国华侨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著作是中国侨联2020年立项的重点项目,也是江苏省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出版的首部省级华侨华人通史,记录着2500年来江苏华侨华人远赴海外移民、拼搏、发展和融入主流社会的奋斗历程。

张秋生教授主编《江苏华侨华人史》书影

  近年来,关于大洋洲、拉丁美洲和非洲华侨华人移民与中外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学界重视。作为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会副会长、tyc86太阳集团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华侨华人研究中心主任,张秋生教授长期致力于国际移民与华侨华人研究、亚太地区国际关系与澳大利亚研究,并通过研究华侨华人史,致力于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从“旧金山”到“新金山”

  张秋生教授是公司1978级历史系本科生,1999年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上世纪80-90年代,国内涌现出了一大批研究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历史的学者,而围绕二流资本主义国家的史学研究则少之又少,更多的是外语专业学者从文学角度译介相关作品。

  “1982年从历史系毕业留校后,我从事了8年美国史的研究。美国有个城市旧金山很出名,即圣弗朗西斯科,澳大利亚墨尔本又称‘新金山’,则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我一直在想,我们省属高校的世界史研究怎么才能做出特色?调整研究思路、转换学术方向可能是一条走出困境、探索特色的现实路径。”张秋生教授说。

  1991年,张秋生教授公派出国留学,远赴澳大利亚,开启了探索“新金山”的逐梦之旅。

  在早期赴澳移民中,“广东人敢为天下先,也敢吃苦,在中澳关系的发展进程中,担任起先驱、领头羊的作用,华人为澳大利亚工业化原始资本积累作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在澳大利亚公派留学长达一年多的日子里,张秋生教授走遍各大图书馆,查阅大量珍贵英文资料,试图探寻有关早期华人赴澳的蛛丝马迹。

  终于,张秋生教授从一张19世纪中叶的报纸《悉尼先驱晨报》夹缝中看到了一则刊载首批华工乘船到达澳大利亚本土的消息。

  华工大批输出澳大利亚始于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大批来自广东的华人群体赴澳洲淘金,由此揭开了中澳关系史的序幕。当时澳大利亚东海岸的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殖民区分别发现大量金矿,尤其是维多利亚殖民区,掀起一股巨大的淘金热潮,有“新金山”之称的墨尔本引来大批中国矿工。聚焦于此,1992年,张秋生教授的专题论文《首批华工入澳时间考》发表在了《世界历史》杂志上,并在1998年出版了国内第一部《澳大利亚华侨华人史》专著。

2010年10月,张秋生教授在第十二届澳大利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作学术报告

  张秋生教授介绍,伴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与各类别赴澳华人移民的不断增加,澳大利亚境内的华人人数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节节攀升。“目前华人华裔族群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少数民族之一,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ABS)最新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华裔人口已超过140万人,约占全澳总人口2500万的5.5%。他们在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张秋生教授说。

  对于澳大利亚华侨华人历史问题进行研究,表面上是还原华人赴澳移民史,实则有更深层次的用意和价值。“不仅可以深入研究华侨华人在中澳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还能有效地联系、团结一大批澳大利亚华侨华人关注祖(籍)国、建设和报效祖(籍)国。”张秋生教授表示。

2018年8月,在巴西圣保罗大学参加巴西华人移民研究国际研讨会

  此后,张秋生教授多次赴澳大利亚访学、交流,足迹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先后担任拉筹伯大学、悉尼大学客座教授。近年来张秋生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华商通史》(六卷本)、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澳大利亚亚洲移民政策与亚洲新移民问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澳大利亚对华移民政策与华人新移民问题研究》、国家“十二五”社科重点出版项目《世界华侨华人通史·大洋洲卷》、中国侨联重点课题《江苏华侨华人史》,以及澳大利亚政府与澳中理事会项目、国侨办、中国侨联和江苏省政府项目等20余项,在《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光明日报》《世界民族》《现代国际关系》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著有《澳大利亚华侨华人史》《澳大利亚与亚洲关系史1940-1995》《澳大利亚亚洲移民政策与亚洲新移民问题研究》《世界华侨华人通史·大洋洲卷》《列国志·澳大利亚》《澳洲简史》《华侨华人研究》(1-8辑主编)等,多部著作获江苏省政府、国务院侨办和澳大利亚政府与澳中理事会科研成果奖。

张秋生教授专著获澳洲科研奖

2018年11月,张秋生教授著作荣获澳大利亚政府与澳中理事会优秀原创著作奖

  基于长期以来的学术积累和研究成果,2020年2月,张秋生教授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史学版)主持了海外华商史研究的专栏;专著《澳大利亚亚洲移民政策与亚洲新移民问题研究》荣获澳中理事会与澳大利亚在华基金会(FASIC)设立的2020年澳研优秀原创著作奖;同年11月,张秋生教授应邀担任中央电视台4套《世界听我说》专题节目嘉宾,节目播出后引发广泛反响。 

2019年8月,张秋生教授应邀担任中央电视台4套《世界听我说》专题节目嘉宾,节目于2020年11月播出

教研互促,学用相长

  作为国内知名的华侨华人史学研究专家,张秋生教授在开展卓有成效的科研工作的同时,始终牢记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身份,即使科研再忙,也仍然把公司产品放在工作的中心位置。

  “很多人都讲教学相长,我对此深有体会。我对一些学术问题的思考很多都来自于课堂。有时员工向我提出一个新问题,很多时候都是我们共同来研究。在此过程中员工对新知识的把握会更加深刻,不仅培养了他们的科研兴趣,也帮助他们树立了从事科研的志向。”张秋生教授如是说。

  于明波是苏州大学社会学院讲师,现为苏州大学国别与区域研究院研究人员,主要从事英国移民史研究。2010年从青岛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后,怀着对历史学的强烈兴趣,他成功跨专业考研录取到tyc86太阳集团,成为了张秋生教授的硕士研究生。作为张秋生教授指导的成功申请到澳中理事会项目的17位研究生之一,于明波也有幸到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交流,也就从那一时期开始,于明波逐渐找到了读博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当时刚读研时候很迷茫,张老师经常找我谈心谈话,针对我的专业基础特别制定了一系列的学习计划,使我逐渐找到了科研的兴趣与方向,张老师的治学精神和工作热情直接影响我至今。”于明波这样说。

  在日常教学中,张秋生教授会收到员工反馈的很多学术问题。有没有更好的研究思路?有没有更好的研究视角?每每员工抛出的看似简单的问题张秋生教授会花大量时间予以指导解答。“随着员工们的科研水平的提升,他们甚至能够触及到我一直以来想研究但还未及研究的领域,因此,我们在华侨华人研究的学术领域中之所以能取得目前在国内独具特色并处于领先行列的成果,其实一部分也包含着我们员工们的思想智慧。”张秋生教授说。

  不仅如此,近年来在张秋生教授的带领和推动下,学院世界史学科的科研平台建设和华侨华人研究学术团队建设成果也十分突出,先后建立了“国务院侨办侨务理论研究江苏基地”“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备案基地”和“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报告与咨询成果。

张秋生教授获得“江苏省归侨侨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从1982年留校任教至今,张秋生教授已经在教育工作岗位上工作了40余年。作为一棵科研常青树,张秋生教授一直在引领员工看到比梦想更遥远的地方。“做老师很幸福,坚定做一名好老师更是我一生追求的理想。华侨华人研究不仅过去和现在是史学界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而且能为国家调整人口政策、侨务政策和留学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更能为国家的‘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现实支持。目前海外华侨华人约有6000万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就达4000万。改革开放以来,65%以上的外资均为华侨华人所引进。因此,研究华侨华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我想这也是我坚持从事这项研究的意义所在。”对此,张秋生教授深情地说。